彭 建 刚
姓名: |
彭建刚 |
||
职称/职务: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
办公地点: |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红楼2号楼329室 |
||
E-mail: |
pengjiangang@139.com |
||
一、个人简介 |
|||
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57365z线路检测中心二级教授,金融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合作导师。长期从事金融学和商业银行学的教学与科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2003),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2007),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1),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9)。现任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工程学年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湖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2003年作为学科带头人牵头申报湖南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2001年牵头申报金融学湖南省重点学科获批。2006年负责组建和主持湖南大学985工程经济开放与现代金融管理创新团队,评估结果为优秀。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及其它重要科研项目30多项。出版《彭建刚文集》(五卷)(湖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重大成果培育基金支持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商业银行管理学》。主持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湖南省一流线上课程《商业银行管理学》。作为第一获奖人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中国金融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科研成果奖。曾任中共湖南大学党委委员,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和研究院副院长,金融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985工程金融学科首席科学家等职。 |
|||
二、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
|||
1.教育背景 |
|||
1996.09-1999.06 |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全日制,在职脱产学习)。 博士学位论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发展中的商业银行及其自律与监管(毕业后出版专著: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
||
1984.09-1987.07 |
中南大学社会科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全日制)。 硕士学位论文:控制论模型方法研究(毕业答辩前学位论文核心部分以学术论文形式在IEEE-SMC(美国)发表,EI收录)。 |
||
1978.02-1981.12 |
中南大学物理学专业(1977级)本科生毕业(全日制)。 |
||
2.工作经历 |
|||
1996.06-2022.10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原湖南财经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正处),校党委委员,研究生院副院长(正处,分管日常工作),985工程金融学科首席科学家,校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经济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湖南财经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副处),金融学科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推荐)。 |
||
1995.03-1996.05 |
湖南财经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
1987.07-1995.02 |
中南大学商学院(原中南工业大学管理系)经济教研室助教(硕士生毕业留校),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经济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中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技术贸易部副主任(副处,分管国际经贸学院相关工作)。挂职任湖南省益阳市副市长两年(1990.10-1992 .9)。 |
||
1997.12-1998.12 |
比利时根特大学金融系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 |
||
2002.03-2002.06 |
美国休斯顿大学金融系高级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 |
||
2010.11-2010.12 |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金融系高级访问学者(湖南省政府公派)。 |
||
三、研究领域 |
|||
A:商业银行管理; B:金融风险管理; C:金融监管; D:普惠金融; E: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 |
|||
四、主要讲授课程 |
|||
《商业银行管理学》(本科);《商业银行管理研究》(硕士);《技术经济与投资项目评估》(本科);《管理经济学》(硕士);《商业银行学高级教程》(博士) |
|||
五、主要学术成果 |
|||
1.代表性论文 |
|||
中文: |
|||
[1]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利差缩窄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第一作者),金融研究,2016年第7期。 |
|||
[2]基于行业相关性的银行业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研究(第一作者),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第4期。 |
|||
[3]商业银行逆周期缓冲资本释放时机研究(第一作者),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第6期。 |
|||
[4]基于一致性原理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方法(第一作者),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2期。 |
|||
[5]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亲周期效应缓释机制的改进(第一作者),金融研究,2010年第9期。 |
|||
[6]综合化经营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对策(第二作者),管理世界,2017年第5期。 |
|||
[7]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以湖南省为例(第一作者),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5期。 |
|||
[8]基于分工理念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功能定位与比较优势(第一作者),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6期。 |
|||
[9]发达经济体愿景下开发性普惠金融的战略思考(第一作者),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6期。 |
|||
[10]基于《巴塞尔Ⅲ最终方案》的弹性杠杆率监管研究(第一作者),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
|||
[11]基于行业特性的多元系统风险因子CreditRisk+模型(第一作者),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第3期。 |
|||
[12]零售贷款非线性时变比例违约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一作者),2009年第11期。 |
|||
[13]测算商业银行贷款违约概率的贷款违约表法探讨,管理学报(第一作者),2009年第6期。 |
|||
[14]经济资本研究的新进展,经济学动态(第一作者),2008年第9期。 |
|||
[15]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方法论探讨(第一作者),金融研究,2008年第8期。 |
|||
[16]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内在关系实证分析,金融研究(第一作者),2006年第4期。 |
|||
[17]保险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金融研究(通讯作者),2005年第2期。 |
|||
[18]入世后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时机与方式(第一作者),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1期。 |
|||
[19]博弈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独立作者),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5期。 |
|||
[20]运用金融发展极战略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独立作者),金融研究,1997年第5期。 |
|||
[21]CreditRisk+模型采用poisson分布所产生的经济资本计量误差分析(通讯作者),管理评论,2011年第1期。 |
|||
[22]基于违约损失率变化的CreditRisk+模型的一种修正(第一作者),预测,2009年第6期。 |
|||
[23]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银行业监管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考(独立作者),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期。 |
|||
[24]基于RAROC银行贷款定价的比较优势原理及数学证明(第一作者),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
|||
[25]发展极的金融支撑: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一作者),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
|||
[26]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第一作者),金融经济,2022年第7期。 |
|||
[27]推动银行业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的协调创新(第一作者),银行家,2014年第6期。 |
|||
[28]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协调管理的几个问题(第一作者),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
|||
[29]基于系统整体性的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评估方法(第一作者),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6期。 |
|||
[30]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的金融支撑——基于发展极原理的分析(独立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 |
|||
[31]国际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新动向(第一作者),经济纵横,2012年第9期。 |
|||
[32]基于CreditRisk+模型的零售贷款经济资本计量方法(第一作者),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
|||
[33]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跃迁式发展(第一作者),求索,2010年第5期。 |
|||
[34]信息不对称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第一作者),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第11期。 |
|||
[35]关于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独立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
|||
[36]论商业银行资本的长期市场价值最大化(独立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 |
|||
[37]金融监管与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独立作者),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期。 |
|||
[38]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外部环境(独立作者),武汉金融,2000年第6期。 |
|||
[39]自律性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发展的现实选择(独立作者),现代经济探讨,2000年第4期。 |
|||
[40]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系统性(独立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
|||
[41]我国城市金融发展的战略选择(独立作者),金融论坛,1996年第2期。 |
|||
英文: |
|||
[42]Financial inclusion and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Economic Modelling,Volume 96,March2021.(通讯作者,SSCI收录) |
|||
[43]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hareholding Reform Based on the Rationale of Isomorphic Incentive Compatibility,Sustainability ,2021,Volume 13,Issue 5.(通讯作者,SSCI收录) |
|||
[44]Interest rate pass-through in China : An analysis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18,Volume 54,Issue 13.(通讯作者,SSCI收录) |
|||
[45]The Shocks in Interbank Market:An Analysis of China and the US,Asia-Pacific Financial Studies,2015,Volume 44,Issue 6.(通讯作者,SSCI收录) |
|||
[46]Regional Finance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2010,Volume 49,Issue 4.(第一作者,SSCI收录) |
|||
[47]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clusion:How Can Monetary Policy and Economic Fundamental Interact with It Effectively ? Sustainability , 2019,Volume 11,Issue 9.(通讯作者,SSCI收录) |
|||
[48]Financial-system Reform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case of China, 1978-2004.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14, Volume 50,Supplememt 2.(第一作者,SSCI收录) |
|||
[49]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Financial Disparity,and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2, Volume 16, Issue 2.(第二作者,SSCI收录) |
|||
[50]A Research on the Cybernetic Model Method, Proceedings of 1987 IEEE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USA, The IEEE Inc. 1987.(第一作者,EI收录) |
|||
2.主要学术研究项目(国家级项目和教育部项目) |
|||
主持: |
|||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2004.5-2009.3) |
|||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研究(1997.5-2001.11) |
|||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协调创新研究(2014.1-2017.12) |
|||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我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研究(2011.1-2013.12) |
|||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商业银行违约模型与经济资本配置研究(2007.1-2009.12) |
|||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数据仓库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算研究(2003.12-2006.12) |
|||
[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博导类):基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研究(2012.1-2016.12) |
|||
[8]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博导类):我国商业银行违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2007.1-2009.12) |
|||
参与: |
|||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研究(2022.1-) |
|||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常态下我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创新研究(2016.5-2019.6) |
|||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小银行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区域性中小银行的比较优势(2009.5-2011.12) |
|||
3. 主要学术著作和教材 |
|||
学术专著: |
|||
[1]《彭建刚文集》(第一卷:经济金融改革研究; 第二卷:普惠金融研究;第三卷:银行业微观审慎管理研究;第四卷:银行业宏观审慎管理研究;第五卷:金融研究国际交流与教学科研方法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 |
|||
[2]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与建设(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年。 |
|||
[3]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压力测试研究(第一作者),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
|||
[4]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第一作者),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 |
|||
[5]中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第一作者),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 |
|||
[6]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独立作者),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
|||
[7]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研究(第一作者),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
|||
教材: |
|||
[1]商业银行管理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21世纪本科金融学名家经典教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009年第二版,2013年第三版,2014年第四版,2019年第五版)。 |
|||
[2]信贷营销风险管理(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
|||
[3]技术经济学(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
|||
[4]产业金融与区域金融(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
|||
[5]银行管理经济学(独立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
|||
[6]现代商业银行存贷管理(主编之一),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 |
|||
[7]工业投资项目管理(主编),地震出版社,1992年。 |
|||
六、学术兼职 |
|||
1.中国金融工程学年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湖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出版社金融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深圳前海创新研究院金融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创新与大数据统计分析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西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领导小组办公室(广西财经学院)特聘学术顾问。 |
|||
2.《财经理论与实践》编委,《金融经济》编委,《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编委,《广西财经学院学报》学术顾问。 |
|||
七、主要学术获奖 |
|||
1.《中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一获奖人),2013年。 |
|||
2.《中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委省政府奖,第一获奖人),2012年。 |
|||
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研究》获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省委省政府奖,第一获奖人),2002年。 |
|||
4.《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与建设》获湖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委省政府奖,第一获奖人),2020年。 |
|||
5.《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压力测试研究》获湖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委省政府奖,第一获奖人),2017。 |
|||
6.《我国商业银行违约模型与经济资本配置研究》获湖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委省政府奖,第一获奖人),2010年。 |
|||
7.《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获湖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委省政府奖,独立获奖),2004年。 |
|||
8.《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研究》获湖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委省政府奖,第一获奖人),2002年。 |
|||
9.《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内在关系实证分析》获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一获奖人),2006年。 |
|||
10.《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的AHP模型研究》获中国金融学会第四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二等奖(第二获奖人),1998年。 |
|||
11.《我国影子价格测算方法研究》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部级行业管理单位,系中南工业大学主管部门)科技进步四等奖(第一获奖人),1995年。 |
|||
八、主要教学获奖 |
|||
1.国家精品课程《商业银行管理学》(主持),2007年;湖南省精品课程《商业银行管理学》(主持),2007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商业银行管理学》(主持),2013年; 湖南省一流线上课程《商业银行管理学》(主持),2020年。 |
|||
2.宝钢优秀教师奖(个人),2019年。 |
|||
九、参加学术会议情况(部分) |
|||
国内学术会议: |
|||
[1]1997年,亚太金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分论坛发言:运用金融发展极战略建立中国离岸金融市场。 |
|||
[2]2001年,入世后过渡期中国金融业发展对策研讨会(长沙),大会发言:入世后过渡期中国金融业不宜实行混业经营。 |
|||
[3]2001年,全国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讨会(西宁),大会发言: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与新时期的金融教育。 |
|||
[4]2004年,中国金融论坛(成都),大会发言: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的研究思路与进展。 |
|||
[5]2007年,中国金融学年会(长沙),大会发言: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方法论探讨。 |
|||
[6]2008年,中国金融工程学年会(广州),大会发言:商业银行贷款违约概率的测算方法探讨。 |
|||
[7]2009年,中国金融工程学年会(贵阳),大会发言:基于经济资本管理系统的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方法研究。 |
|||
[8]2010年,中国金融工程学年会(太原),大会发言: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银行业监管制度的战略思考。 |
|||
[9]2011年,中国金融工程学年会(呼和浩特),分论坛发言: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金融压力测试研究新进展。 |
|||
[10]2012年,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会议(长沙),大会发言:构建中国金融业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基本框架。 |
|||
[11]2015年,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长沙),大会发言: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的必要性及建设的基本思路。 |
|||
[12]2017年,新时代金融与统计前沿问题研讨会(长沙),大会发言:关于开发性普惠金融的战略思考。 |
|||
[13]2018年,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长沙),大会发言:基于分工理念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功能定位与风险防控。 |
|||
[14]2019年,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国际会议(太原),会议致辞(大会主席)。 |
|||
[15]2020年,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国际会议(太原),会议致辞(大会主席)。 |
|||
[16]2021年,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国际会议(太原),会议致辞(大会主席)。 |
|||
[17]2021年,中国高校金融教育金课联盟研讨会(南宁),大会发言: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商业银行管理学》本科课程建设。 |
|||
国外学术会议: |
|||
[1]2005年,亚太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西澳大利亚大学,澳大利亚珀斯),分论坛发言: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
|||
[2]2006年,应邀组团参加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学术年会(中国高校5人参加)并考察访问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马里兰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高校,与美国同行进行了学术和研究生教育交流。 |
|||
[3]2010年,在美国学术研究期间,应邀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作公开学术讲座(美国塔拉哈西):中国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 |